今日下午我問左大家一個問題:音樂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先驅,推動社會發展嗎?當時我未有一個說服到我自己既說法,但係突然師傅到,就決定今晚分享下。當然,雖然話我有答案,但係個答案絕對唔係終極既答案,只係一個鍾意爵士樂既傻仔既想法。
隨著AI急速發展,可預見將來會有好多工作被AI取締。AI整理資料既能力係無人可比,甚至乎係1000人10000人,都未必夠AI好。因此,基金經理,保險從業員,甚至律師,醫生,都面臨被取締既危機。將來當機械人技術成熟,同時做到量產時,連勞動工作如建築工人,清潔姐姐,廚師都可以取締人類。結合Web 3.0趨勢,屆時所有銀行,中介公司,中心化平台都將無以為繼,進一步令更多人失業。
面對如此危機,人類必須思考自己的獨特性。有咩係AI做唔到,人類先做到?
我既答案係提供Vision, Imagination & Compassion。所有科技處理問題能力再高,都需要人類拋出問題或指令,才能發揮作用。而人類需要有遠見同想像力,才會問出至關重要的問題,給予恰到好處的指令。同時,我們需要Compassion,才會考慮人類整體福祉有益的方向,而不是只對個人有益的“遠見”。
音樂是一個載體,當中承載著人性的美,保留了最存粹既動機。小弟認為,有任何雜念既音樂創作,都會令音樂變得俗套。最美的音樂,就是創作過程中沒有任何雜念的音樂。而這一種美感,能夠為人類提供Vision, Imagination & Compassion。
有人認為科技會為人類創造天堂,將來會是一個烏托邦社會。也有人認為科技將摧毀人類,就如Cyberpunk小說的世界般,大財團操控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。但係應該無人會覺得未來既社會會同我地過去20年習慣既世界一樣。人類究竟是向天堂發展,還是一步步邁向人間煉獄,十分取決於人類的每一個決定。音樂中保存的美感,也許能為我們每一個決定指路。我們可否做每一個決定時都像Billy Strayhorn既Isfahan一樣純粹,或者思考時像Bach Fugue一樣井井有條?
當然,呢個想法好離地。就算音樂為我們提供理想的Vision, Imagination & Compassion,我們又如何令每一個人,特別是有能力的人,能夠以美感為依歸去做決定?我們又如何衡量一個決定夠唔夠Blue in Green?也許我們只能儘量提供藝術教育,讓廣大群眾接觸到優質既藝術,從而培養出一種對美的觸覺,然後希望這種觸覺可以成為每一個人行為既依歸。
最後想分享一個故事。Bill Evans臨死前一個星期,突然打比Tony Bennett,講左句”Only truth and beauty matters”,然後就收左線。係人類越來越容易實現自己幻想時,也許真的只有真相同美感係不可或缺。
音樂能否推動社會進步?
16 Mar, 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