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解你啲歌冇人唱,冇歌詞嘅?🤷🏻♂️
細個開始玩instrumental,已經會比姨媽姑姐,中學同學問:點解冇人唱歌嘅?點解個intro 咁長嘅?冇歌詞,首歌講咩架?點解剩係玩純音樂,唔玩音樂嘅?
什麼是爵士?香港的藝術教育可以嗎?「翻騰三周半」同你以有趣角度逐一討論。
細個開始玩instrumental,已經會比姨媽姑姐,中學同學問:點解冇人唱歌嘅?點解個intro 咁長嘅?冇歌詞,首歌講咩架?點解剩係玩純音樂,唔玩音樂嘅?
爵士樂依個咁正嘅art form其中一樣吸引嘅位就係佢好遊走於「貼地」與學術之間,而今次好想同大家由一個相對學術(musician的學術)嘅角度出發去睇依種音樂。而講啲好毒嘅話題之前,想討論一下爵士樂上嘅對與錯
好多朋友仔喜歡聽到熟悉嘅旋律,配合熟悉嘅編曲。去演唱會,就係想聽到原汁原味。熟悉感,會勾起回憶,會有共鳴。呢一類人,喜歡聽到「已知」嘅音樂。
AI現實雖然已經能夠生成非常逼真的音樂,但係以目前技術黎講,仲係難以做出真正能感動人心既音樂。ChatGPT係咁答我既.....
今日下午我問左大家一個問題:音樂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先驅,推動社會發展嗎?當時我未有一個說服到我自己既說法,但係突然師傅到,就決定今晚分享下。當然,雖然話我有答案,但係個答案絕對唔係終極既答案,只係一個鍾意爵士樂既傻仔既想法。
好多時畫家習慣係自己既工作室埋頭苦幹,精雕細琢,從而創作出最一絲不茍既藝術品。天才如達文西,都用左3-4年時間先畫好《最後的晚餐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