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兩種聽音樂的人,你是哪一種?

16 Mar, 2024
兩種聽音樂的人,你是哪一種?


當有流行樂演唱會舉行時,經常喺社交媒體會見到類似嘅留言:「竟然聽唔到XXX(歌名),想𠝹櫈」「XXX演唱會版改編到咁,哂咗首歌」。

好多朋友仔喜歡聽到熟悉嘅旋律,配合熟悉嘅編曲。去演唱會,就係想聽到原汁原味。熟悉感,會勾起回憶,會有共鳴。呢一類人,喜歡聽到「已知」嘅音樂。

而有趣嘅係,無論大家係三十,五十,定係八十歲,覺得熟悉嘅,有共鳴嘅音樂,大部分都來自十幾至廿幾歲呢段時間聽嘅本地音樂。過咗呢段歲數,通常都會覺得其他音樂「唔明做緊咩🤷🏻‍♂️」。

另一部分朋友,反而喜歡尋找未聽過嘅音樂類型,歌曲,歌手。不停聽同一系列嘅歌,對佢地嚟講係一種懲罰。佢哋會覺得好悶,好predictable。

即使尋找未聽過嘅音樂唔會每首都喜歡,但係尋找嘅過程,係一個了解自己,了解世界嘅過程。尋找未知,係佢地樂趣嘅來源。呢一類人,喜歡「未知」嘅音樂。

佢哋會嘗試代入創作者既世界,會幻想:如果呢首歌係我作嘅,我係一個點嘅人呢?我過緊一個咩生活呢?我喺點睇呢個世界嘅呢?

對呢班人嚟講,聽歌就好似短暫地去咗個旅行,短暫地換一個視覺睇世界,短暫地同一個陌生人傾下計。

享受「已知」,「有共鳴」嘅音樂係被動嘅,坐係度㩒個play制,就已經可以好爽。相反地,通常要享受到「未知」嘅音樂,需要主動去感受,思考,甚至要上網搵下資料,了解下個音樂人,創作嘅時代背景,先會更實在地享受到個音樂。

講遠少少,我地其實冇得揀喺邊度出世,咩時代成長。如果我地只「喜歡」十幾至廿幾歲時候聽到嘅本地流行音樂,咁究竟係我地自主地喜歡,定係無意識地接受時代環境嘅餵飼?🥹

你係邊種聽音樂嘅人呢?好可能係both。但係,你又想做邊種聽音樂嘅人呢?

文: @1fool1cub__